国家卫健委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卒中患病总人数超过2800万,冠心病人数已经超过1100万人,分别位居我国人群死亡原因第一名和第二名,而这两种疾病都是因为血栓堵住血管引起,使得其它脏器和组织无法得到充足的血液供给,严重可能导致死亡。
血栓有两种主要成分:纤维蛋白和血小板。纤维蛋白是一种蛋白质,能形成网状结构,将红细胞困住,而血小板则是聚集在一起的小细胞,它们共同作用使血块保持完整,并阻止或减缓血液流动。危险血栓形成的部位通常与血栓中每种物质的含量有关,导致深静脉血栓和心脏内血栓的主要成分是纤维蛋白。向心脏和大脑供血的动脉中的血栓则更多地由血小板作用引发。
在临床上,抗血栓药物主要分为三种类型,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以及溶栓类药物,三种药物的临床应用阶段和对应适应症均存在很大不同。溶栓类药物主要应用在疾病急性发病期,而非长期预防治疗,临床上常用的有阿替普酶和尿激酶。抗凝血药和抗血小板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由表可知,抗凝药和抗血小板药的目的均是减少血栓形成,但作用靶点导致应用适应症和场景不一样。抗凝的注射剂药物主要用在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口服制剂用于房颤等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而抗血小板的药物主要预防心肌梗死和脑血栓等动脉血栓形成,也是国内外指南针对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一级推荐药物大类别。因此,抗凝药物和溶栓类药物,与抗血小板药物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引起的冠心病ACS和缺血性脑卒中均非直接竞品关系。抗血小板药物方面,根据抗血栓形成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机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2022年,全球抗血小板及抗凝总体市场突破420亿美元,同比增长近5%。在中国,根据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结果,脑血管病占死亡总数的22.45%,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达250万例,这也推动近年公立医疗机构终端抗血栓形成药市场规模均超过300亿元。下表列举了主要几种抗血小板药物在2020-2022年对应的中国销售数据:
目前临床中用于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的药物主要包括P2Y12受体拮抗剂、COX抑制剂、以及GPIIb/IIIa受体抑制剂等,上述药融云销售数据也表明了目前抗血小板药物的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仍为P2Y12受体拮抗剂氯吡格雷(2022年为42%),其后依次为阿司匹林(29%,且阿司匹林并非完全应用于抗血栓场景,因此销售额占比不会超过该占比),而其他药物占比均未超过10%。可以看到,目前P2Y12受体拮抗剂仍是市场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抗血小板药物,占据50%以上的市场份额。
目前P2Y12受体拮抗剂有氯吡格雷、替格瑞洛和普拉格雷三种。IMS全球销售数据显示,近5年氯吡格雷在全球范围内保持较稳定的销售额,2022年销售额约为28.3亿美元,全球原料药用量达到1322吨,年用药人数达到3700.87万人,增长率为13%,市场占比超过90%,可见,氯吡格雷在全球市场上市主要抗血小板药物。替格瑞洛和普拉格雷由于出血风险较高,用药人数占比均处于较低水平。
即使氯吡格雷占据了抗血小板用药人数9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是氯吡格雷仍然存在抗血小板不足,跟其他药物联用产生副作用,P2Y12受体的慢代谢和中代谢人群存在“氯吡格雷抵抗”等问题。在氯吡格雷的基础上,国内已有药企在氯吡格雷的基础上做了改进,推出Vicagrel Capsules。在保障安全性的基础上,Vicagrel Capsules解决了氯吡格雷针对不同人群抗血小板能力不稳定的问题,且剂量相对更低,起效时间更快。
据悉,Vicagrel Capsules在国内已经启动小三期临床,美国已经启动申报流程,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药企推出的Vicagrel Capsules,在全球抗血栓药物市场市场上将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